中国队在友谊对抗赛中以0:3负于韩国队之后,记者到韩国队下榻的昆仑饭店采访了中韩两国主教练、队员以及部分韩国球迷。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韩国队主教练许丁茂率队参加的第一场国际比赛。
记者:请问你们这次来有无其它背景?
许丁茂:这个问题我不好说,因为举行这场比赛前通知下得很突然,我们几乎没做什么准备。
记者:这场比赛的质量你是否满意?
许丁茂:是的,两队拼抢都比较积极,韩国队尤其比较投入,相反中国队好像没进入状态,使整个比赛过程中,韩国队始终掌握着比赛节奏,能快则快,不能快则慢,球队的整体配合也很好,而中国队的队员则显得比较急躁。还有,这场比赛的场地灯光比较暗。
记者:我们注意到这一支韩国国家队有一些队员曾参加过世界杯的比赛,我们也注意到这支国家队在阵容打法上注入了一些新的东西。你认为你与前任车范根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许丁茂:我想,我们必须提高球队的整体素质以及体能,要在进攻和防守当中建立平衡,这样才能使我们跟上世界足球发展的潮流,才能在同世界强队的比赛中不处于下风(韩国舆论认为车范根崇尚进攻,相反许丁茂崇尚攻守平衡)。
记者:您对中国足球发展的趋势了解吗?
许丁茂:还可以吧,中国足球现在肯花钱,还把一些青少年选手送到国外去。但这些还不够,中国足球若想继续发展下去唯有提高足球的整体素质。
接下来,记者采访了韩国队主力后卫徐东源。
记者:你认为中国队与韩国队之间的差距在哪里?
徐:我想,中国队失败在于球员投入程度不够。比赛中,我感觉他们奔跑不够积极,而在他们0:2落后之后,又急着想把比分捞回来,中国队队员开始产生一些急躁情绪,但此时他们的体能却跟不上了。
记者在饭店偶遇一位名叫高济昊的韩国球迷,他与韩国队主力前锋高正云从高中时代起就是好朋友,目前他正在北京体育大学攻读体育学博士。他说,论起身体素质来,中国选手要比韩国选手好,但足球的意识和感觉要差得远,而这种意识和感觉要通过长年的艰苦训练才能得来。在高济昊的协助下,记者了解到一些韩国国家队训练的情况:韩国队队员训练相当艰苦,每天要保持六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重大比赛例如亚运会前要达到八个小时的训练时间。就拿高正云来说,他从高中生成为职业球员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体重增加了13公斤,这样做就是为了提高对抗能力。高正云长年保持这样的作息时间,早上花个1小时跑10公里,上午9点钟至11点训练,下午3点至5点训练,晚上如果有可能的话还要强化力量和身体素质。参加这样的训练没有吃苦的精神是不行的。高济昊还说,像韩国队这样的球队还在世界杯上被荷兰队打了一个5:0,这说明韩国足球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所以中国更没有理由一步登天。
记者最后请中国联队主教练徐根宝评价了一下两队之间的差距以及这场比赛的情况。
徐:中韩两队之间差距是存在的,主要表现在拼抢中的控球和攻防转换的节奏方面。中国队队员并不急躁,因为这只是一场友谊比赛,我们并不把比分看得很重。中国队今天打得是很有激情的,双方拼得很快、很凶。我今天用申花球员比较多,因为他们了解我的意图。